更新时间:2025-11-01 04:03:40
存一下《CITY》官方X发布的石立导演Q&A。
(不是全部都翻了,只挑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
地址:https://x.com/city_anime_info
Q:制作时是怎样实现人物轮廓线的粗细变化的?
A:最主要的想法是将原作漫画的线条的感觉还原出来。还有就是,由漫画改编的动画容易产生“线条的标准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点,在正式开始制作前,我们对线条的画法进行了各种试验。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赋予线条一定的变化并控制这种变化是相当困难的,为了实现这一点,负责人设的德山和美术监督山崎反复试验了不同粗细的线条的效果,既考虑了全系列共通的设定,也通过让作画人员使用不同的画材(铅笔、较粗的钢笔等等)来对线条的变化进行控制。

Q:《CITY》动画化时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是什么?
A:要做成与《日常》不同的作品。我觉得《日常》的时间线比《CITY》更清晰,故事发生的顺序也更好懂,只是其中的一些小章节造成了混乱的效果。但是《CITY》中并没有这种小章节,只是按顺序将不同的故事罗列了出来,故事之间并不连贯,所以可以说是故事和故事的不断积累创造出了混乱。正如标题所展示的,“CITY”这条街道本身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想让观众在看着这幅街道的点彩画(*)的同时,从更广阔的层面上感受这条街道(作品)的魅力。

* 石立导演将《CITY》的故事的构成形式描述为点彩画,我非常喜欢这个形容。点彩画在靠近看时只能看到一个个小圆点组成的马赛克一样的图案,稍微离远一点才能看到所绘之物的轮廓、形状、色彩。不仅如此,近看时看到的颜色和远看时看到的颜色也有不同,这是因为两个相邻的颜色在视网膜上被混合成了新的颜色。点彩画的魅力正在于此,随着观看者的位置的变化,事物的分解、离散、聚合在眼前不断地交替发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随时都在改变,相邻事物之间的关系随着观察视点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像是《CITY》给我的感觉,只看着一个故事也很有趣,但在看过其他故事之后,有趣的故事会变得有那么一点哀伤,而本来很悲伤的离别,在其他故事的插科打诨之下,似乎又变得充满了希望。
Q:为什么将片尾曲做成毛毡定格动画的形式?
A:片尾曲做成毛绒玩具的定格动画是为了表明这部作品的登场人物并不仅仅是人类,在“CITY”这条街道上生活的所有事物都是故事的主人公。另外,这些角色基本都是以一个从身体斜后方看过去的角度出场的,这是为了给观众留下一些不舍、落寞的感觉。

Q:第5话后半像监控画面一样的演出是如何实现的?
A:在制作参考资料时,我们将同时发生的事件按照时间线进行了排列。我把资料交给负责演出的工作人员(*太田稔)时,曾说不需要把所有事件都做出来,但分镜完成之后发现所有事件都按照时间线顺序表现了出来,我吓了一跳。不过我觉得这样做很符合本作品“让人看得开心”的概念,所以就直接采用了。

Q:每一集都是由几个不同的故事构成的合集(*omnibus),每一集包含的故事数量不同,长短也不一样,请问在构成和演出上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A:主要是想在“从夏天开始到夏天结束”这条时间线上,尽量快速地将主要角色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尽量在第5话塔的故事之前,让大部分角色都出场。本作品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角色之间的关系,所以我想尽快将这些人际关系都展现出来。怎样让观众意识到“街道”的存在也很重要,街道虽然看上去都一样,但其实有很多不同,既有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小路,也有主干道,角色也好故事构成也好,都参与形成了“街道”的这一结构。

Q:哪一集最有挑战性?
A:我觉得是第13话的音乐剧,从音乐到段子,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我、新井老师、音乐家之间的交流是否顺利。在制作第1话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挑战音乐剧的制作了,可以说从本作品正式启动的时候开始,我就一直以最终回的音乐剧为目标,在制作上花了相当多的时间。

Q:由于在配音时画面就已经完成了,所以某种程度上工作人员在作画时就已经预见到了声优们会怎么演,但在实际听到配音后,导演有没有感到意外的时候呢?
A:相当多,新仓(丰崎爱生)自然不用说,子安(武人)先生饰演的魔术师摔了个屁股蹲儿的时候发出的“Bu”的声音,安达太良博士在赛跑时说的“从此刻起,新的故事开始了”等等,全都是他的即兴发挥,非常适合,完全就是现代的威廉·退尔。丰崎一人分饰五个恶魔也很厉害,一次就录完了。还有鬼鱼糕老师、立涌、茉莉、悦理,只能说真的太谢谢大家了!



Q:要把原作那么多的故事浓缩成13集的份量,想必有很多内容不得不删掉,请问删减的标准是什么?
A:基本上要保证所有角色都有出场,还有就是为了将南云在第1话说的“既然要做,那就要做最有趣的事”和第13话说的“其实每天都挺有趣的”连接起来,尽量让故事富于变化。茉莉和悦理的故事是唯一一个有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故事,所以基本上每一话都会讲到一些,这样就能保持连贯性。另外在最初讨论剧本时,大概邀请了10几位参加者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故事,人气较低的故事就作为候补。总之重点是要让观众回过头来看时能从整体上感受到“街道”。



Q:《CITY》中负责分镜和演出的人员既有老手也有新手,观众在观看时总是满头问号,请问导演个人有没有觉得“这想法也太乱来了”的时候呢?
A:回过头想想,本作品最厉害的演出家果然还是原作者吧。每一次讨论剧本时,新井老师都在场,他的sense实在是太好了。田边家的款待、双塔的由来都是老师自己想出来的,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们动画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老师的sense用动态画面表现出来。还有就是我们公司的年轻演出家宫城(良)负责的第9集“第4届小城赛跑”中,那个到达终点前的长镜头是他花了大力气做出来的,非常值得一看。

Q:在将新井world动画化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A:在表现新井world时,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人觉得“开心”“可爱”,还有就是原作中迸发的智慧。我自己也是新井老师的粉丝,所以我想把我感受到的魅力直接传达给观众。我个人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于节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镜头是有态度的
精品创作如何诠释山东的“山河与人心”
